冷画屏

在CS挣扎的普通大学生

古文应该怎么学?听听古代文学专家莫砺锋教授怎么说

顾清辞Kai:

导读:在上一次的问题征集中,很多同学表示,文言文是中学语文阅读的老大难问题。笔者虽然有这方面的经验,但自觉不成体系,不够深入透彻。


因此,我请来了古代文学领域的泰斗——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,为大家讲讲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。
莫教授是何方神圣呢?简单来说,给你们出高考古文阅读题的老师,很可能就是他的学生。
百度一下,你绝对会回来跪着转发的。


【哈哈哈,开玩笑的,莫教授并不认识我这种无名小卒。我只是去年有幸听了一场莫教授的讲座,下面是我的笔记。这个讲座虽然是针对研究生的,但是对大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讲座题目:打功底与炼眼光——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漫谈
主讲人:莫砺锋教授
记录/整理:顾清辞
时间:2016/10/18
地点: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学厅


一、打功底


1.打好语言文字的功底


(1)文言文


研究古代文学一定要把文字搞好,因为我们研究的文本大多数是文言文的形式,一定要有提高文字功底的意识。汉代要求学生能够达到“离经辨志”的本领,就是要求能够断句和疏通文章的意思。点断、句读是基本功,除此之外,我们还要了解诗词戏曲的格律。


(2)研究古文对现代汉语也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学好现代汉语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
(3)学好外文,才能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。


小结:古汉语是基本功,现代汉语要熟练,学习外文则有利于中国学者了解外国同行研究成果。因此,对于中文人而言,文字功夫是基本功,需扎扎实实打好。


2.打好文献学的功底


一定要重视这方面,比如版本、目录、校勘学相关的内容。


《诗经·郑风·扬之水》说:“无信人之言,人实不信。”我们在研究文献的时候,也要保持这种不轻信的态度。


不重视文献学的功底,就很有可能落进陷阱。


先讲一个小陷阱的例子。《全唐诗》卷38有王绩的一首《在京思故原见乡人问》,后面有一首《答王无功问故原》,作者署名朱仲晦。但这个朱仲晦并不是唐人,而是宋代的朱熹,这首诗被错误地编进去了,可见《全唐诗》在文献学上并不是完全可靠的。编者不了解古人有隔空对话的习惯,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。比如,战国屈原有《天问》,唐代柳宗元写了一篇《对天问》来回答他的问题,这就是后人与古人的隔空对话。 


小陷阱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大陷阱。《全唐诗》卷467有一位诗人叫牟融,有69首作品,是今人没有研究过的。但是,如果你要是研究这个人写论文,就大错特错了,因为唐代根本就没有这个人,这些作品全都是明朝人假造的。因为当时明代崇尚复古,主张文必秦汉,诗必唐宋,于是就有不法书商伪造作品,说是唐人诗集,鱼龙混杂,真假难辨。 


不仅《全唐诗》中有很多问题,唐诗选集也有类似的问题。比如,清代蘅塘退士编的《唐诗三百首》,里面原本没有李贺和黄巢的诗,现代的某出版社在出版时加入了这两位诗人的诗,但是并没有特别注明,这是使得功底不深的学生产生了误解。


如果我们没有文献学的功底,很容易掉进这样的陷阱中去。做学问,首先要保证文本的可靠,然后再去研究,不然在错误的前提下,推导出来的结论成果都是错误的。 


3.构建知识结构


学文学也要学一点史学和哲学,因为社会背景、哲学思潮都是文学发生的背景。比如,我们要研究唐代文学,就得看有关唐代的史书,像新旧《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。 


朱熹在《朱子语类》中谈读书方法,把它比作先大火煮开,然后再文火细煨。就是说,先猛读,提升数量,然后再精读、熟读重要的书目。 


小结:教授着重强调大量读书的必要性。读书,是所有中文人的基本功,是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前提。“眼光需靠多读书,多思考培养。”知识结构的构建需靠博览群书,深思熟虑。


二、炼眼光 


1.怀疑精神


胡适说的“大胆地怀疑,小心地求证”是治学的十字箴言。 


比如,朱熹就很有怀疑精神,他从文字风格怀疑《古文尚书》可能是伪造的。


秦代焚书之后,很多典籍都灭亡了,也有一些保存了下来,比如《尚书》。有的《尚书》文本是从墙壁中挖出来的,用先秦文字记录,所以叫《古文尚书》,有的《尚书》文本是上一辈的知识分子活到汉代,凭自己的记忆默写出来的,用汉代隶书写的,所以叫做《今文尚书》。这样一来,《尚书》就分为古文和今文两个系统。


朱熹认为,《古文尚书》的年代更加久远,那么从文字风格来看,应该是《古文尚书》文字比较难懂,《今文尚书》比较平易近人才对。但是,看到的文字材料却是相反的,《古文尚书》更好懂,所以朱熹怀疑《古文尚书》是伪造的。 


后来,清代阎若璩、惠栋等学术大家的研究果然证实了他的想法,《古文尚书》确实是伪造的,于是人们就把它称作《伪古文尚书》。

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千万不要迷信,要大胆地怀疑,才可能产生新观点。 


2.研究善选题


选题的原则,一是要有一定学术含量,二是难易程度适中,题目范围大小适中,有发挥余地。


以程千帆教授选题的两个案例作为参考。


他选的是张若虚的诗歌《春江花月夜》,在这之前,有不少人解读过《春江花月夜》艺术风格、创作手法等等,但是程教授的角度很独特,很有创意。他的研究角度是,明代之前,《春江花月夜》多不被人重视,明代之后才被大家广泛接受,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品味的演变。用一种时髦的说法,他这是从西方美学理论的接受美学角度切入的。 


还有另一个论文,是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的研究。以前的研究成果都说,这首诗反映了盛唐知识分子积极乐观的精神,但程教授分析了八个人的遭遇和心态后指出,这首诗反映的并不是他们的乐观精神,而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状态。他就此写了一篇论文,名字叫做《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》。


3.方法论


(1)现在的一个误区是过分关注、依赖国外的理论。


乾嘉学派的学者能背诵《十三经》全文和注疏小字,陈寅恪那一代人能把《十三经》倒背如流,我们现代很少有人能做到了。很多学者功底不够,方法来凑,学术功底拼不过老一辈的大师,就用外国的理论方法来凑。


虽然借鉴外国理论也产生了一些很好的成果,比如,王国维用尼采、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解读《红楼梦》,闻一多用西方人类学、神话学的方法来研究《楚辞》。但是,新方法并不是万能的。


这里有一个案例,九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方法热,提出用新三论来研究中国文学。我去美国访问的时候,见到了知名汉学家宇文所安,请教他什么是新三论,结果宇文所安教授说,根本没听过什么新三论,这是中国人发明的。


我们现在都没看到用新三论研究出来的成果,可见新方法绝非万能。 


(2)西方理论的建构,并不包括中国的文本,不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。


一个原因是西方理论瞬息万变,汉学家们各领风骚三五年。


二是,文本和理论不匹配,就沦为了花拳绣腿,生搬硬套。很多人连中国的文本根本就没有吃透,就用西方理论生搬硬套,两头不讨好。 


所以,做学问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。新方法固然好,但老方法并未过时。


小结:鼓励大家了解新理论,但不能视其为万能;要吃透方法论,看其是否适用。条条大路通罗马,但总有一条最适合。


三、提问环节的问答


1.广泛阅读


读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,不能只背文学史,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作补充。


2.避免碎片化阅读


一定要读经典的文本,经典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好作品,大学生不能过多地读那些网络上的、碎片化的东西。

评论

热度(135)